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,各類展覽如過江之鯽,如何讓展陳脫穎而出、深植于參觀者記憶之中,關鍵在于制造獨特的“視覺沖擊”,塑造難以磨滅的記憶點。小編精心梳理出了四種震撼人心、且極具表現(xiàn)力的陳設手法,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展廳設計背后的奧秘,希望能為大家的工作與生活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。
01巨型裝置吸睛法
巨大的藝術裝置或等比例還原的巨物造型,讓人本能地感受到壓迫與渺小,更有超越認知的壯觀。這種突破視覺與認知邊界的設計能打造出展館的“視覺磁石”。
多少人為了目睹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動物而到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HistoryMuseum。長25米的藍鯨骨架以俯沖的喂食姿勢懸掛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大廳中央,如此龐然的骨架赫然坐落在展館中心,讓陸地上往來的人類以最原始、最直接、最非凡的角度貼近深海巨獸,親臨現(xiàn)場,不少觀眾難以按捺內(nèi)心的悸動與震撼。
02多元感官融合法
展館常見的圖文視覺呈現(xiàn)易讓觀眾產(chǎn)生“審美疲勞”,不妨試著調(diào)動多種感官參與體驗,將藝術從二維觀賞拉進全方位感知,讓參觀者仿若置身其中,記憶深刻程度遠超普通觀展體驗。
著名的《雨屋》展項是美國紐約現(xiàn)代藝術博物館生態(tài)主題展覽的一部分。在展廳內(nèi)構建雨幕空間,以科技之力讓雨水“智能”落下,觀眾步入其間,仿佛有一把無形“雨傘”追隨,雖然眼前雨絲傾灑、水幕成墻,但人體所到之處卻形成無雨之障。日常避雨本能與反常淋雨不濕引發(fā)實現(xiàn)沖突,觀眾在干濕臨界探索,新奇的記憶隨“不濕之雨”刻入心間。
03光影空間折射法
“讓光線來做設計”運用光線和陰影的對比來表現(xiàn)形體、空間和情感的一種藝術手法或效果。光影的對比可以產(chǎn)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表現(xiàn)力,結合展館主題元素,給空間增加生氣和靈性,并實現(xiàn)“以小放大”的視覺效果。它們相互滲透、轉化,共同塑造出空間中的獨特氛圍和意境,從而引導參觀者的視覺感知和情感體驗。
04藝術抽象表達法
對展品的某些特征或主題相關的元素進行藝術化的抽象處理,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。這種抽象可以是形狀、顏色、大小等方面的改變,也可以是對展品背后的理念進行夸張式的表達。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尹秀珍刺天藝術裝置展中,《刺天》《補天》尤為震撼?!洞烫臁费b置將轎車、拖拉機、飛機模型匯聚在一起,連接著15米長的金屬針直刺天空,象征著人類探索外太空的愿景;《補天》將公益捐的上千件舊衣物縫制成一體,借用“女媧補天”的神話傳說,修補被刺破的天空,展現(xiàn)了“破碎”與“修補”的雙重特性。
總的來說,一個獨特優(yōu)質的展廳設計絕非僅僅是物品的簡單陳列,亦不是在空間內(nèi)隨意擺弄造型那么簡單。真正出色的展覽,應當是借助內(nèi)容、空間以及故事這三者的有機融合,通過精心的構思與布局,營造出一種和諧統(tǒng)一且引人入勝的整體氛圍。